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玉米栽培团队在研究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协同提升玉米产量与土壤健康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mizing Maize Production and Soil Microbiome Structure Through Reduced Chemical Nitrogen Supplement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通过减少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优化玉米生产及土壤微生物组结构)为题发表在《Plants》(IF=4.1)上。


该研究设置了六种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常规氮肥、纯有机肥及不同比例的减氮有机肥组合。结果显示,减氮50%并配合3000公斤/公顷有机肥(CN1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764.87公斤/公顷(约651公斤/亩),较不施肥对照组增产46.8%。此外,减氮35%的处理(CN2)在维持高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土壤脲酶活性和有益微生物(如变形菌门和浮霉菌门)的丰度。研究发现,有机肥的加入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变形菌门与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呈正相关,进一步促进了养分的有效利用。这一策略不仅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还通过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为长期土壤健康奠定了基础。
该成果为玉米生产中的绿色施肥技术提供了重要参考,展示了有机与无机肥料协同应用的潜力,有助于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得到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运城市科技局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张健为该文第一作者,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梁哲军研究员为通信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223-7747/14/15/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