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与作物抗逆栽培团队合作研究免耕和施有机肥对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以“Different Impacts of Long-Term Tillage and Manure on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Soil Fertility, and Fungal Community in Rainfed Wheat in Loess Plateau”为题发表在《Plants》(IF=4.0,生物学2区)上。
保护性耕作和施肥在农业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影响真菌群落,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然而,免耕配肥对粮食产量、氮素利用效率(NUE)、土壤肥力和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特别是在黄土高原旱作麦田。
本研究进行了为期15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C处理相比,NTM处理增产124.95%,NT处理增产65.88%,TM处理增产68.97%,T处理增产41.75% (p < 0.05)。NTM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58.73% ~ 200.59%。与C处理相比,NTM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质(OM)增加70.68%,总氮(TN)增加8.81%,总磷(TP)增加211.53%,有效氮(AN)提高90.00%,有效磷(AP)提高769.12%,有效钾(AK)提高89.01%。因此免耕增施有机肥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还增强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这些发现为黄土高原旱作小麦的农业实践提供了指导。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陈梦妮为该文第一作者,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李永山研究员和山西农业大学王娟玲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基金(2021YFD1901101),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2012105d121008 -3-2),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青年基金(SJJQN2023-05)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plants1324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