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棉花所在运城裴介示范基地成功举办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来自河北、陕西、青岛及运城各县(市)的粮食种植大户及种业企业代表等150余人齐聚一堂,实地考察了小麦新品种示范田,现场交流了高产栽培技术经验,共谋粮食高效发展新路径。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吉立宏,棉花所副所长梁哲军、副所长史高川参加观摩会。

所社会服务办主任、副研究员刘庆华在介绍中指出,运城裴介示范基地是我所打造的标准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示范基地,主要用于粮油、粮粮高效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此次观摩活动共展示我校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余个和我所集成的小麦玉米两晚两增山西省主推技术。

项目负责人所科研办主任、副研究员于章龙说,这里承担着我校“特”“优”农业高质量科技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基地建设”和“山西主栽大豆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的示范任务,集成展示了抗旱节水型、抗逆稳产型、优质特色型等3大类2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小麦玉米两晚两增”等技术的应用,构建起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模式。

在品种展示区,赵智勇研究员对运旱1818、运旱1392等由我所自主选育的国、省审运旱系列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自今年3月3日降雨后,在长达80天无有效降雨的极度干旱条件下,运旱系列品种充分表现出抗旱丰产特性。水浇地晋麦110、特色小麦运黑161等小麦品种也表现不俗。盐湖区上王乡上王村种植大户荆红说,我自己有500亩旱地,今天来收获太大,找到了属于我们老百姓选种的突破口。通过品种特性与种植场景的精准匹配,基地为不同栽培类型选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梁哲军强调,我们着力打造的粮油作物示范基地,将构建起“三位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为育种科研院所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为种业企业打造品种鉴选的高效通道,为种植大户提供种植模式对比的实践场景。期待各位种业企业负责人与种植大户持续关注棉花研究所,共探产业发展新机遇,共绘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吉立宏对棉花所科研成果及示范基地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场观摩会既是科技成果的检阅场,更是产业振兴的起跑线。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指导下,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加速落地,必将为运城乃至山西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图片来源: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