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如下:
近期,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度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名单,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成功入选。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载体,在储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秉持科研创新、服务“三农”理念,立足运城,面向山西,坚持以农业产业问题为导向,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形成了多项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该所研究领域涵盖粮、棉、油、果、菜、中药材等20余种作物的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并根据我市的产业需要新开了水产养殖等研究方向,育成160余个作物新品种,形成多项栽培技术,在解决产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逐梦沃野 育得金种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一粒旱地小麦种子,就是“运城面粉”品牌崛起的科技支撑,就是山西粮食总产增加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省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平均年降水量在400毫米-650毫米,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余万亩,其中旱地小麦占到近一半。旱地小麦受自然降水影响,年际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丰歉直接影响着全省粮食总产的提升。因此,抗旱小麦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就显得极为重要。
近年来,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育成了22个抗旱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8个、省审品种14个。“晋麦47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运旱21-30”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运旱20410”“运旱618”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特别是“晋麦47号”这个品种,1995年通过山西省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它的育成,推动了黄淮麦区实现1949年以来旱地小麦品种第五次大面积更换,该品种作为国家黄淮麦区和山西省、陕西省旱地小麦区试对照品种长达20多年,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麦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的育种目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在“晋麦47号”的基础上,先后又选育出了以“运旱1512”“运旱1392”“运旱1818”等为代表的国审小麦新品种。
“‘运旱1818’是在适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降低了株高,但丝毫不影响它的抗旱性。同时,它的高产稳产广适性也特别好。这是我们旱地小麦育种工作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棉花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负责人赵智勇说。
为了证明“运旱1818”的抗旱节水高产广适性,去年,在盐湖区金井乡洗马村小麦高产示范基地,棉花研究所优质旱作小麦育种团队在前茬玉米收获后晚播的情况下,对“运旱1818”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实收测产,亩产高达602.78公斤,充分证明了“运旱1818”优良品质。
“下一步,团队计划在常规抗旱小麦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生物育种,开拓新方法,结合加代技术、生理及分子等方法开展育种工作,不断提升育种水平。”赵智勇充满信心地说。
棉花研究所的传统科研方向是棉花,该所首创的“棉花地膜覆盖技术”掀起了一场棉花生产的“白色革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育成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开启了抗虫棉育种先河。
近年来,该所运用生物育种技术在棉花抗虫、抗除草剂、株型改良、品质提升等方面创制了248份基因材料,为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采的棉花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适应棉花产业转移,团队将选育的运H12188等新品种引入新疆,示范面积累计5万余亩,受到种植户的肯定。
在油料作物方面,油菜育种团队先后培育出“晋油”“运杂”系列油菜新品种11个。其中,“晋油11号”具有优质、高产、耐冻、抗倒等特点,适应我省晋南生态区种植,在平陆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万余亩,比当地传统油菜品种亩增收200元以上。大豆育种团队成功选育出适宜黄淮海中片种植的“运豆”系列品种3个,已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多地大面积推广。其中,“运豆101”连续5年入选山西省主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00余万亩。
在西葫芦育种方面,西葫芦育种团队选育的“东葫”系列鲜食西葫芦品种达15个,具有抗逆性好、丰产稳产、颜色油绿亮丽且在高温下颜色不变白的特性,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有效抵御了国外品种的冲击。籽用西葫芦品种籽冠909号,粒大色白,一级籽率超过50%,新品种在7省(自治区)累计推广应用140余万亩。
良种良技 产业升级
我市红薯种植历史悠久,是全省红薯主产区之一。但是,红薯生产中存在专用品种不能满足需求、病毒危害导致产量品质降低、生产关键环节所需轻简机械配套尚不成熟等系列问题。棉花研究所甘薯研究团队坚持问题导向,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从实验室应用推广到生产实践,解决了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我们团队研发了系列甘薯品种、脱毒快繁技术和生产关键环节所需轻简机械配套,尤其是甘薯全膜覆盖提早栽培、甘薯垄膜轻简化栽培和甘薯有机旱作栽培等三套技术模式,经过示范应用,促进了甘薯生产优质轻简高效,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薯农增产增收。育成的晋甘薯、运薯系列品种已成为我省甘薯主产区主推特色品种。”近日,在棉花研究所水头试验基地,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江辉向前来学习取经的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详细讲解。
甘薯团队立足我市气候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坚持做“特”做“优”,以早栽早收和提质增效为核心,精心打造甘薯早栽早收示范基地,做精“张良红薯”特色品牌。据张良村甘薯种植户介绍,在甘薯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张良红薯”最早可在6月底上市,最高一公斤卖到10块钱,平均下来,一亩地也有5000元纯收益。
中药材团队研究的菊花脱毒种苗繁育技术、小麦与菊花倒茬轮作技术,有效缓解了菊花连作障碍和病害发生,菊花增产幅度达30%-50%;研发的“天麻人工菌棒代料替材种植技术”在闻喜投入应用,该县建设了50亩的林下天麻生态种植基地,亩产鲜天麻1692公斤。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团队研发集成的隐蔽施药(拌种、随水滴灌施药)棉蚜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有效防治伏蚜、棉红蜘蛛等方面效果超过90%,在棉花研究所科技援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柿研究团队引进培育的“阳丰”甜柿具有果个大、外观美、丰产、耐储性好等特性,在我市临猗、永济、闻喜等地开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5万亩左右,累计新增经济效益12.9亿元。
“特”“优”方向 硕果累累
近年来,棉花研究所坚持农业“特”“优”方向,围绕粮食、果树、蔬菜生产及农产品储藏加工等方面存在的制约产业发展问题,组织联系国家、省产业体系专家及科技人员200余人,深入运城市13个县(市、区)及周边地区开展了百余次调研和现场指导,与当地合作社和加工企业精准对接,深度合作,扎实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产业机械化率不足30%,“谁来种树、如何种树”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市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山西农大棉花研究所苹果园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和艺机一体化多项设备和技术的应用,示范园平均亩产3124.55公斤,比去年增产约344公斤,将近一半果品达到优质商品果,亩综合效益提高1500元左右。”日前,万荣县南张晓源柿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近年来,果树研究团队一方面按照艺机一体化的技术思路,对果园、果树进行“适机化”改造,构建合理的树体和叶幕结构,优化无人车喷洒系统指标与参数,实现农艺与农机的深度融合,提高喷洒效率,减少劳动力和农资投入;另一方面配备自动反冲洗过滤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施肥机等设备,结合课题组矮砧苹果园滴灌水肥调控、三元滴灌等技术成果,实现果园水肥管理精准化、省力化,降低果园生产性投入,提高果实品质,提升果品市场竞争力,促进果园生态持续向好,实现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产理念。
最近,果树研究团队的研发又有了新成果——果园防霜无人车。该设备是研究团队结合我市实际,从“倒春寒”的形成机理出发,总结各地预防“倒春寒”的经验,集成研发的一套经济适用、操作简单的防霜炉设备。
我市地处“倒春寒”易发区,冷(冻)害会对农作物尤其是春季开花的各类果树生长造成不利影响,轻则产量下降,重则可能绝收。“‘果园防霜无人车’开机使用覆盖面积10亩-15亩,果园平均提升温度5℃-10℃,可将热风送到果园每个角落,能有效降低春季霜冻灾害给各类果树带来的经济损失。”临猗县北辛乡东卓村百香果园负责人说。
“棉花研究所将以此次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为契机,优化科研方向布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面向我市农业实际,从实践中选题,破解技术障碍,将实用技术和新品种送给农户,为我市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继续不懈努力。”棉花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李朋波说。
报道链接:http://epaper.sxycrb.com/rbpaper/pc/layout/202501/06/node_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