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作物品种 | 棉花 | 正文
科学研究
棉花
晋棉42号
发布时间:2007-09-07         浏览:

品系来源及选育过程:晋棉42(原名运1285)从1995年开始配组,采用优质、抗病多亲本复合杂交,南繁加代,并在枯黄萎病圃连年定向选育而成,其杂交组合为[9642×(抗4×R93—3)]×抗3381,1999年出圃。2001—2002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3—2004参加山西省中早熟棉花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同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经2005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七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42号。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系属陆地棉中早熟品系,株型呈桶型,较松散,长势强,丰产性好,叶片适中,果枝较长,铃大呈卵圆形,成铃特别集中且结铃性好,吐絮集中且畅,易采收,色泽洁白有丝光,抗枯耐黄,生育期129天左右,株高80—90厘米左右,铃重6.1克、衣分41.23%、籽指12.3克,衣指8.63克,绒长29.2毫米、比强度28cN/Tex,麦克隆值4.0 ,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亩产籽棉198.0公斤,亩产皮棉79.4公斤,比对照晋棉31号增产25.5%。2003年参加山西省中早熟棉花区域试验,6点次全部增产,平均籽棉产量233.8公斤,比对照晋棉31增产12.19%,平均皮棉产量96.4公斤,比对照晋棉31增产27.85%。2004年继续参加山西省中早熟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其中区域试验籽棉产量245.4公斤,比对照增产13.40%,皮棉产量101.2公斤,比对照增产33.86%,位居参试品种之首;生产示范籽棉产量221.3公斤,比对照增产17.96%,皮棉产量90.4公斤,比对照增产45.1%,位居参试常规棉之首。

栽培技术:针对该品种果枝始节位高,铃大,成铃集中,铃期养分消耗大,对钾敏感的特点,在栽培管理上除常规的管理措施外,特别要重视以下要点:

1、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

2、第一次缩节胺化控提前到3叶期,亩缩节胺用量0.1~0.2克,7叶期0.5~1克,11~13叶1~1.5克,16叶期2~2.5克,打顶后3克左右。

3、合理密植(一般密度4500株/亩),科学运筹水肥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防棉蚜、蓟马、红蜘蛛、棉铃虫等,保持良种良法配套,达到丰产、高产的目的。

适宜范围:适宜黄河流域中熟、中早熟棉区种植。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  地  址:山西省运城市黄河大道118号棉花研究所  邮  编:044000

电  话:0359-2121243  传  真:0359-2161860   邮箱:mhsbgs102@163.com